陕西省安康地区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成果报告获评优秀

发布时间:2025-03-10     作者:陈继平 陈恩科     来源:    分享到:

2025年3月5日,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邀请专家对《陕西省安康地区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成果报告》进行评审,专家组在审阅报告资料基础上,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,经质询、讨论,一致同意报告通过评审,综合评分92分,评定等级为优秀。

项目基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与安康市人民政府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自2019年起历时六年实施。通过1∶5万比例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,累计完成19930平方公里区域调查,采集土壤、农作物、灌溉水、大气干湿沉降物等样本超6万余件,系统查明了土壤环境质量、养分丰缺及富硒资源分布规律,为土地规划、富硒产业开发及农业提质增效、乡村振兴和数字化政府决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‌。

项目六年攻坚,成果丰硕,亮点纷呈。一是为安康市提供了全域土壤地球化学数据支撑。获取了土壤有机质、N、P、K、Se、Ge、F等31项元素(指标)高精度数据,首次完成了19种养分元素丰缺评价及8种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。二是全面摸清了安康土壤硒资源“家底”,系统掌握了真实、准确的数据,为安康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安康全域土壤硒资源丰富,土壤硒含量以中硒和高硒为主,面积达19269.64平方公里,占全市总面积的81.87%。三是有效支撑服务我省富硒产业链发展和数字化政府决策。建成我省首个富硒产业大数据平台,整合了安康市的基础地理、基础地质、天地图、地质云、土地质量和富硒产业等六大类数据资源,发布图件70余幅,数据总量超过110万条。四是系统调查评价了41种农作物硒含量水平和农产品安全,查明了土壤硒的供给能力。五是是‌创新构建“VIP+n”健康生产修复体系,实现降镉富硒协同增效。鉴选出富硒低镉水稻、玉米、小麦品种,研发了配套降镉富硒栽培技术,实现了重金属地质高背景区富硒土壤的安全利用。

下一步,我中心将加强项目成果推广应用。以项目成果为依据,为我省富硒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地调力量。

1.jpg


下一篇: 没有了